国医古方养生:阿胶怎么吃都没用,怎样才算好膏滋!
“阿胶太难吃,吃的都想吐了”
“熬的阿胶一吃就上火”
“每年都大几千熬阿胶,吃了一点反应都没有,感觉这钱完全百花了”……
很多人这样的吐槽。吃补品,都希望买好的、正宗的,但怎么才算好呢?选最贵的?选名牌吗?往往存在很多这样的困惑:
为什么一样的食材效果不一样?
为什么一样的配方效果也不一样?
为什么一样的工艺效果还不一样?
在商家的炒作下,什么参都冒充野山参,3D技术打印出来的虫草一般人看着根本识别不了,原材这一块有很大的水分;还有很大部分熬的膏根本就不能叫做膏滋,就是个花架子。
膏滋的质量由制作的每一道环节组成,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膏滋的质和量。因此,上好膏滋必须符合三个标准:
需要有好配方
不是随便选几味药材放进去那么简单,更不是谁都能开的。中药的效果不是1+1=2,有可能是1+1=0,也有可能是1+1=5。上好膏滋通常都是复方,由十几甚至几十味中药,科学配伍而成,所以才会有“一勺膏滋,十汤药”的说法。
必用道地药材
道地药材是膏滋之本,方子不灵很大部分原因是药材不道地。
选药材看似很简单,但是有时产地正宗的都不一定品质就好,要想挑到真正道地、品质过关的不容易。不仅要用眼睛细看,还要用鼻子闻、放嘴里嚼,从产地、年份、色泽、气味、味道等各方面把关。
比如说枸杞,都说宁夏中宁的好,但是这好坏要怎么辨别呢?选择好枸杞有三点:
1、蒂和果实之间,横断面成一个白点;
2、放在杯子里用热水冲泡,品质好的枸杞是漂浮着的;
3、嚼一嚼籽很软甚至根本感觉不到籽。
九辰玉颜膏用到的每味药材都亲自挑选,先挑正宗产地的药材,再安排检测,最后通过熬膏,不好的食材在这里无法逃过,比如会熬出杂质等。
需要有好工艺
膏滋的制作工艺已流传千年,工序繁杂,要求极为苛刻。通常一瓶膏滋制作好,需要历时7天左右,耗费4.3公斤药材,经过八大环节。
1、将中药材入水并浸没7~8小时;
2、把浸过的中药材放入煎药汤的铜锅,加水至原药以上500px煎汁,头汁时间为2~3小时,二汁时间为1~2小时,按药量多少而定;
3、对煎成汤汁的中药材(头汁、二汁)加压榨取药汁,二汁合并静置,放置6小时以上沉渣,过80~100目筛(所谓80目就是这个筛子每平方厘米有80个小眼,这是来判断筛子粗细的标准,100目筛眼相当于我们吃的最精细面粉的大小);
4、用武火对过滤后的浓汁进行熬炼,把取出的药汁放入化膏用的铜锅;
5、放入用黄酒浸过的东阿阿胶,还有炼制过的蜂蜜化烊;
6、把化膏后的浓汁,用80~100目铜筛再次过滤,放入收膏用的铜锅内;
7、当药汁见少,用文火收膏,并通过搅棒试膏,至滴珠或排旗为宜;
8、最后将膏倒入专门的膏滋瓷罐中,放进冷库保存。
鉴别方法
第一,一拉成丝,倒出来的时候是绵绵不断,不会像倒水一样;
第二,色泽透亮,好膏滋对着灯光看,是像镜面一样的,光滑明亮,看起来赏心悦目;
第三,无杂质,一勺膏滋放入白瓷碗,加温开水慢慢搅拌,能够迅速溶解并且清澈干净;
第四,无防腐剂;
第五,口感甜润,易于入口,用温水化服,口感微甜,绝对不会有焦臭异味。
上好的膏方,既要有质,又要有量,真正辨证施补、药效高倍浓缩,一般吃2个月左右,就可以起到“有疾者得治,无病者早防”,治疗保健兼有的功效。